冬天到了,空調、暖氣、電褥子是我們備戰寒冷的三大法寶,然而使用上述制暖設備卻使室內空氣濕度大大降低,讓人產生口干、鼻干甚至鼻出血等癥狀。因此,加濕器的使用日益普遍起來。
然而,在享受著濕潤空氣的同時,學會正確使用加濕器也非常重要,否則反而會危害人體健康。
保持加濕器潔凈
加濕器在濕潤空氣的同時,也給細菌的滋生提供了生長環境,如果加濕器得不到定期清理,暗藏在內的霉菌等微生物會隨著噴出的氣霧進入室內,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。抵抗力相對較弱的老人、兒童等人群吸入細菌后可能誘發咳嗽、哮喘等,甚至會引發呼吸道的感染(加濕性肺炎)。
使用加濕器最好堅持每天都換水,每周徹底清洗一次,尤其是剛啟用的加濕器,一定要保證清潔。
最好使用純凈水
加濕器使用的水最好使用純凈水或含雜質較少的蒸餾水,不要使用自來水。自來水表面上看上去很干凈,但都含有氯、微生物,以及不少礦物質。這些不僅會對空氣造成污染,還會對加濕器造成損害,減少加濕器的使用壽命。如果條件不能滿足,涼白開水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莫給加濕器亂加“料”
有些人在使用加濕器時會在其中添加殺菌劑,以為會對空氣起到消毒殺菌的效果,然而殺菌劑在加濕器中通過霧化進入空氣,濃度大大增加,被吸入人體后,其中的化學試劑對肺部和支氣管的上皮細胞會產生刺激,長期使用細胞會遭受損傷,引不同程度的疾病。
同樣,也不要在水中加入板藍根、魚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等,這些藥物應該是用來口服的,任何霧化藥物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醫學實驗后才可以批準使用;添加醋也不建議。此外,香水和精油多含有芳香劑、防腐劑等,長時間吸入容易加重呼吸系統的負擔,同樣不宜添加在加濕器中。
保持加濕器濕度適當
很多人買了加濕器,很少調節濕度,干脆直接開到最大,這樣卻使加濕器作用大打折扣。濕度過高會導致細菌、塵螨、霉菌等大量滋生,使人出現呼吸系統不適,免疫力下降等,危害我們的健康。
家中的濕度最好保持在30%~50%之間,可以在家中裝個濕度計,隨時監測空氣濕度。也可以通過感官來粗略判斷空氣濕度情況:如果感到皮膚干燥、眼睛發癢,鼻腔和咽喉發干,可能就是空氣濕度過低;如果感覺悶熱,墻上、地板和桌面等存在凝結的水汽,可能濕度過高,應停止使用加濕器,并適當開窗通風。
加濕器擺放有講究
加濕器工作時,存在于水中的雜質、細菌、金屬離子等各種雜質、病菌也會隨著水霧一起飄散到空氣中。如果此時加濕器正對著臉,或者離人體頭部太近,直徑小于2.5微米的細小顆粒物就會穿過人體呼吸系統的層層屏障,直達肺泡內部,從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。
加濕器最好不要離人體太近,尤其不能對著臉部,至少要離人體2米左右。為保證加濕的效果,加濕器應放置在距地面0.5 ~1.5米高的穩定平面上。此外,最好擺放在距家電、家具1米左右的地方,以防家具電器受潮。